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往届回顾-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比赛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 中国 北京 海淀区万寿寺路1号 北京舞蹈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联系电话: +861068937373

电子邮箱: zhizhen@cucas.cn

联系人: 林琳

现在报名

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

详细介绍

Time: October 26,2008}

会场: 北京

    芭蕾的奥林匹克——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将于10月26日拉开帷幕。本届邀请赛的比赛范围集中在国际专业的舞蹈院校之间,既保证了比赛的高水平,又具有了青春活力的特色。

    参加本次芭蕾舞邀请赛的有世界五大洲共22个国家,38个舞蹈院校,111名选手,其中外国选手54人,与世界同类芭蕾舞比赛相比,是参赛地区最全、国家院校最多、规模最大的,可以说是一次真正世界级专业舞蹈院校的芭蕾盛会,是中国舞蹈教育史上乃至世界舞蹈教育史上可书可点的一项重大事项。不仅如此,此次比赛的评委会阵容也十分强大。十一位国际知名的芭蕾舞专家担任此次邀请赛的评委,保证了此次国际芭蕾舞邀请赛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担任本次赛事评委会主席的是匈牙利的伊梅·多瑟先生。伊梅·多瑟先生现为匈牙利舞蹈学院艺术委员会主席,青年时候曾是多部芭蕾舞剧的主要演员,舞台经验十分丰富。此后,他先后担任了匈牙利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团长和智力圣地亚哥剧院芭蕾舞团团长。除此以外,多瑟先生还长期担任匈牙利芭蕾舞学院院长,并获得过匈牙利最高艺术成就奖:卡索斯奖。

    84岁高龄的日本评委博井宪二先生,是第二次接受了赛事组委会的邀请,担任此项比赛的评委。博井宪二是日本芭蕾舞协会的会长,在日本乃至世界芭蕾舞界都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曾担任过几乎所有国际知名芭蕾舞比赛的评委,为世界芭蕾的交流与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芬兰评委多丽丝·莱恩女士,她是芬兰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的组委会主席。之前,她曾先后担任过芬兰国家芭蕾舞团团长、柏林喜歌剧院院长。她曾在多部古典芭蕾舞剧中担任过女主角,近20年芬兰国家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的经历成就了她职业生涯的辉煌。在她的积极努力下,芬兰于1984年在赫尔辛基举办了国际芭蕾舞比赛。

    美国评委艾尔达·阿利耶夫先生,早年在俄罗斯久富盛名的基洛夫芭蕾舞团担任了13年的首席舞蹈演员。定居美国后,他成为国际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艾尔达·阿利耶夫先生是世界公认的国际芭蕾舞比赛评委,曾在第23届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等国际权威赛事中担任评委。

    美国评委劳伦斯·罗兹先生。罗兹先生是美国朱莉亚学院舞蹈系主任。他曾经是哈克尼斯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蹈演员,并在4年后成为这个舞团的艺术总监。2002年以后,他在蒙特利尔加拿大芭蕾舞团度过了他作为艺术总监的辉煌十年,通过世界性巡回演,罗兹先生出重建了该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意大利评委玛格丽特·帕瑞拉。她曾在罗马大剧院担任芭蕾舞剧首席女演员,几乎在所有最著名的芭蕾舞剧目中担任了主要角色。1982年她应邀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做客主演。1996年意大利教育部大臣任命她为罗马国家舞蹈学院的校长。

    俄罗斯评委玛丽亚·巴洛娃。玛丽娅评委一直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最优秀的芭蕾舞演员之一。她在《斯巴达克斯》、《唐吉诃德》、《天鹅湖》,《睡美人》,《火鸟》等很多芭蕾舞剧中担当主演。其优雅的风格,戏剧性表演和对舞蹈独特的诠释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西班牙评委卡门·罗切,她在06年的首届邀请赛上就担任了评委。罗切女士曾担任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副团长和国家芭蕾舞学校校长。1984年她在马德里创建了国际舞蹈中心。1995年西班牙政府文化部授予她“艺术功勋章”。1998年她还创建了“卡门·罗切基金会”和“卡门·罗切芭蕾舞团”。

    澳大利亚评委玛丽林·维女士。她是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第一个首席女演员。由于对澳大利亚芭蕾舞的突出贡献,1980年玛莉林·维 被女王授予“不列颠帝国勋章”。1982年玛莉林·维被任命为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总监和表演艺术总监。同时她也是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董事长。

    中国评委李春华女士。她是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主任、教授,曾先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和大学,是中国芭蕾舞高等教育的第一批优秀大学生。她独立编写的《芭蕾教学法》教材,曾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除此以外,她还多次获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园丁奖”,并多次代表中国出访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中国评委林洋先生。他是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的常务副校长。与李春华评委一样,他是中国第一代受过芭蕾高等教育的芭蕾教师。他曾担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的评委工作。他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由美国、英国、瑞士、墨西哥及国内举办的芭蕾舞教育教学研讨会。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不仅得到了国际舞蹈同行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回馈社会,充分彰显此项赛事的社会效益,组委会在北京市教委的牵线联系下,每场专门拨出100张观摩票给东城特教学校、聋哑学校、海淀区打工子弟学校以及65中、二中、九中、光明小学等北京市金帆舞蹈团所在的学校。比赛期间,组委会还特别邀请北京金帆艺术团的老师们来北京舞蹈学院参观由各国芭蕾大师所上的大师课。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将芭蕾这门高雅的艺术形式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爱它。

    奥运后的北京更加精彩。我们欢迎各国艺术界人士来到中国北京,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上的交流,更是增进国际间友谊、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传播出去的大好契机。同时,北京舞蹈学院在积累了多项大型活动承办经验的基础上,有信心办好这次国际性大赛。我们将用心打造芭蕾国际舞台,将中国芭蕾舞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精彩剧照

471.jpg298.jpg223.jpg546.jpg772.jpg